去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提出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去年6月“创投十七条”强调,支持发展并购基金。

去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并购六条”,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

2025年伊始,“国办1号文”出台,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并购基金等......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成都等地均已相继宣布或发起设立并购基金,主要投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

我们清晰看到,2025年正成为并购基金爆发,招商模式革新的关键节点。

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是如何落地的?

此处,我们结合案例来解析。

01 双向契合 业务板块“拼图”

以招商局集团通过并购方式构建起生物医药产业版图来展开。

招商局集团,围绕“三医两康——医药、医疗、医养、健康管理和康复”核心目标打造针对性产业版图。

对大健康板块并购案例,最早追溯至2018年,对天津药物研究所的投资。

天津药物研究院由于前期经营利润水平不高、成果效益转化低等问题,急需通过混改提升市场发展后劲,打通科学研究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医药创新研发能力是招商局集团最为重视并倾注多种资源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天津药物研究院一直以来是医药行业重要的研发力量,正好符合招商局集团的产业能力预期。

2018年6月,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招商局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天津招商天合医药科技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约14亿的对价,获得天津药物研究院65%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经过混改后,天津药物研究院实现资产总额的增长和资产结构的优化。2018年末,资产总额达24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76%。

随后,招商局集团投资合富中国,布局体外诊断领域。2022年合富中国成功登陆A股后,招商局集团陆续卖掉手中持有的股份。

2025年一季度,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创科”),投资人福医药,以综合持有23.7%股票表决权 ,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与控股股东。

这是招商局集团在医药领域首次控股的上市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番参与重组,招商创科看中的是人福医药在医药细分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有意扶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行业龙头。

据统计,在麻醉药市场中,人福医药的阿芬太尼和氢吗啡酮市占率均为100%;枸橼酸舒芬太尼市占率由2014年的82.5%逐渐提高至2021年的98%,龙头地位持续强化。

而人福医药此番重组,是受当代科技(此前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影响,并非自身业务能力问题。

招商局集团通过注资并购,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资源整合,整体版图覆盖面日臻完善,向着制药、流通到零售的全产业链布局稳步推进。

02 拆解关键经验

并购基金的本质是存量经济时代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极致追求。

怎么理解?

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通过并购基金的资本纽带将并购标的企业纳入本地产业生态,形成“链主企业+中小创新企业”的协同效应,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直白点,我们以资本并购有实力的特定产业领域优质公司(通常上市公司),融入到本地已有一定基础的“潜力”/主导/支柱产业当中,让本地中小企业可依附强大“援助”,高效实现产业链升级。

这种以控股权收购为支点的模式,相较传统资本招商回报周期相对较短,效率优势显著。

同时,“链主”企业并购创新企业,优化生产与供应链体系,以获取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

例如,华润集团收购东阿阿胶、顺峰药业、江中药业、昆药集团等,不仅扩大了自身的业务版图,还实现了生产与供应链的优化,最终市场估值一路攀升。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了解,这种并购招商模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地方。

因为这既需要地方能提供雄厚的资金基础,拥有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

同时,还需要足够了解本地产业,能迅速判断良性资产和潜在的业务隐患。

简单说,既要有钱,也要了解本地产业拼图“缺哪里”,还要了解哪些优质业务是值得投资的,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此处,我们不妨看一看案例中业务重组的经验,看看对自身有无助益。

招商局集团通过三种方式,对控股的天津药物研究院展开业务重组。

一是上下达成目标共识的同时,组建高管团队改善治理结构。

招商局集团控股后不到两个月,天津药物研究院就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招商局集团在董事会中占据半数以上席位。

招商局集团与天津药物研究所双方达成共识,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着力将天津药物研究院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研发型制药企业。

二是以财务资源为核心,重组架构。

重组后的天津药物研究院,实现财务和人力资源的集团化管控,同时引入专业销售团队,将公司运营模式转变为自研自销,最大化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价值,为后续新产品的持续研发提供了资金条件。

三是顶层设计调整,聚焦重点优势的领域,推动创新药投入。

招商局集团对天津药物研究院的战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着力打造新药研发、技术服务、生产销售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形成药物发现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上市营销四大配套体系。

不难发现,招商局资本的入驻,对天津药物研究所产业业务有一个完整且清晰规划。

在协调整合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方面兼顾了双方的利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意味着并购动作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跟本地产业生态进行有效融合。

03 聚焦本地深度融合

本月月初,深圳市龙岗区设立深圳市首个20亿元区级政府引导并购基金。

采用“先参后并”机制,直投与子基金结合支持企业产业链整合。

这种机制可实现风险隔离,降低企业并购风险,大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如何理解?

政府端鼓励“链主”企业通过企业风险投资(CVC)方式,围绕本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

本质上,是在加速“链主”企业与当地产业生态深度融合。

一方面,帮助“链主”高效整合资源,节约综合成本,扩大战略布局,提高核心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也为地方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精准”助力。

Wind数据显示,2024年首次披露的重大重组事项合计131单,剔除13单资产调整项目后,其中有58单是基于产业链横纵向整合、战略合作为目的开展的重组,占比接近五成。

资本市场,永远是最敏锐的。

国资打头阵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企业自主投资意愿,并合理引导至指定产业当中。

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撬动更多本地“龙头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完善产业生态。

未来的产业竞争,将会是更高维度的战略比拼。

从国务院新政到地方创新实践,并购基金正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

这种并购基金与招商引资结合的模式,不仅推动资源向优质新兴产业集中,更通过市场化手段重塑区域产业竞争力。

当并购基金与产业升级形成共振,我国经济穿越周期、破茧重生的路径将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