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苏,招商引资热潮涌。

这场招商推介会,广西钦州开到北京去。

与其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如说,政企同心聚力而行。

企业敞开心扉讲诉求、提建议,政府推心置腹解疑惑、提信心。

以“价值重构·生态共赢”为主题,“链接”政府与企业齐聚一堂、深度对接、共商合作。

不单是,“面对面”畅通政企交流渠道,更是“肩并肩”相互赋能实现双赢。

在舒适、热烈、宽松的氛围中,一场真切、坦诚、共鸣的政企交流会落下帷幕。

从“招商引资”的务实对接到“链接生态”的强强融合,这场招商推介会搭建平台聚合力,共享资源促发展。

01招商拉满弓 擦亮钦州名片

北上进京招商引资,投资钦州正当时。

一场招商推介会,让企业不想走、聊不完。

这次,中国一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推介会,为何选择在北京?

事实上,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知名企业云集,是钦州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

通过不断协同与联动,吸引了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企业布局北部湾。

随着战略与机遇叠加释放,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的发展前景广阔。

这一次,前往北京并发出邀请,期待更多的企业走进、投资、扎根钦州,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现场,谷川集团邀请到几十家企业前往赴约、火热交流,一场政企之间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

这些企业,来自先进制造业、食品饮料、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其中,10多家企业年纳税额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规模超10亿元。

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招商中心副主任杨喜强,全面介绍钦州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载体空间,展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机遇。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门户港,钦州连接了中国西部地区与全球市场的关键纽带。同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衔接点,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最前沿口的窗口。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是钦州市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支撑,主要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林木粮油加工等产业。

拿绿色化工来说,在园区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约1000亿元,是目前广西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在现场,对于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的重点产业和优质项目,得到了与会企业家的高度关注。

交流期间,大家直奔主题,谈感受、摆问题、提建议、话发展。

企业针对自身现状,从项目落地到后期运营,对园区配套、厂房规模、人员招工,以及企业所得税等方面进行交流,将问题和诉求“摆上桌面”。

会议中,还就“政府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钦州的各位领导听取了企业家们的“真心话”。

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杨茂良,对提出的意见和诉求逐一回应、耐心解读,为在场企业提供了宝贵参考。

他表示,整个钦州正着眼大局、服务大局,放大国家战略叠加、城市规模、产业基础、交通枢纽、创新潜力等比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投资的发展优势。

在这里,广大企业家将享受最优环境、最好政策、最高礼遇,体验“最满意”的周到服务,收获“最丰沛”的阳光雨露,期待大家与钦州共谱新华章、共赢新未来。

从企业看,现场就感受到了政府的满满诚意,对钦州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投资前景也充满了信心。

这场会议,不单是政府“面对面”的招商推介会,也是架起了政企“肩并肩”的连心桥,更传递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这个一以贯之的思想。

02投资正当时 政企链接资源

越开放,越发展。

对招商来说,就越有投资吸引力。

钦州,以“我能提供什么”“我正需要什么”的热情对话,搭起企业间合作交流的新空间。

一方面,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项目和产业。另一方面,能协助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无缝衔接”。

近年来,借助国家批准建设自贸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世纪工程平陆运河、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机遇,钦州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企业投资钦州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对于钦州来说,按照“短期抓挖潜,中期抓项目,长期抓产业,持之以恒抓招商”的思路,不断给场景、搭平台、拓市场来“链接”企业。

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大力实施产业强区发展战略,集聚资源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

园区先后成功吸引了金桂三期、华谊三期、恒逸三期等百亿级项目,以及宏坤新材料、金泓宝、亮晶晶等一批延链补链优质产业项目。

目前,已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总计73条,通达全球548个港口,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贸易伙伴已经发展到126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看到,园区内的广西中伟新能源这家企业,从印尼进口高冰镍、低冰镍等原料后,生产成三元前驱体后又远销韩国、欧美。

正是钦州港海关从原材料进口到产品加工复出口,全流程开展一对一指导,货物通关更快,物流成本更低,加工贸易也更加顺畅,为企业降本增效和开拓市场提供了支撑。

作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主战场,这里未来产业发展的“护城河”,就是通过不断“链接”企业,借力打力扩展“朋友圈”来打造生态群。

除此之外,企业家谈的信息、建议是坐在办公室里听不到、掌握不到的。通过政企交流会,强化了与企业密切沟通联系的机制,及时掌握环境和趋势变化,准确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与问题。

换个角度看,有利于钦州政府及时调整策略,更好解决问题,为广大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与城市共荣共生、相互赋能,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那么到底成效如何,企业在发展中的反馈最真实。

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建设,就提到园区工业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优化服务,在设计时有样本可参考,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从精确的配套需求到可量化的落地服务,打造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升级的密码,或许就藏在政企深度对话的“会客厅”之中。

基于政企互惠共赢的目标,谷川集团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搭建了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让政府与企业“面对面”深度研讨、“肩并肩”合作共赢,希望双方应变求变、强强联合、齐心协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价值重构·生态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