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竞争力,是招商工作的关键。
各地探索“链式招商”,效果可观。
就招商而言,一企带一链 ,一链成一片。
走进南京,招商引资没有局外人,也没有旁观者。
并且,各个区的招商队伍,都抢跑在“春天里”。
无论是拓宽招商渠道,还是创新招商模式,早已动起来了。
其中,六合区精准发力“合我所需”的产业链招商。
在新政指引下,招商引资“第一课”,聚焦于“链式招商”。
那么,如何选好链、布好局、落好子?
01新形势下 招商思路革新
招商引资“合规性”,越来越被重视。
当以往条件无法谈了,在招商方式上另辟蹊径。
“链式招商”,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愿意来”。
自《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地后,地方接连出台招商引资“新政。
面对新形势,招什么产业?引什么企业?落什么项目?
现阶段,招商吸引力呈现新趋势:
从单个企业的争抢扩大到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有的地方,为了招引半导体项目,提前半年对接了十几家供应商。
甚至,还帮企业计算了物流成本的波动曲线。
当上下游无法在10公里半径内完成协同,物流成本每增加1%,利润率就会压缩0.6%。
现阶段,全国统一大市场再提速,企业自主选择,产业紧密连接,科创加强转化。
对招引项目来说,从“拼抢资源”转向“产业链体系”。
放在南京,跳出职能抓招商,跳出部门抓招商、跳出事务抓招商,招商引资“优等生”如何“再拔尖”?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服务商,我们对南京也并不陌生。这些年,谷川联行与高淳、溧水、雄州街道等地展开了市场化招商。
其中,招商队伍“走出去”推介资源、接洽项目的都是勤练“内功”的缩影。
南京六合区也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界限,以“链式招商”为切入口,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人人都是产业链招商的局内人,共同画好招商工作的“同心圆”。
之前看到,南京也有“拆机床招商”的例子。
为了帮助本土企业链接上下游企业,街道招商部门“拆”开数控机床盘点主要零部件。
通过分析上下游产业链,并做出一份产业图谱,圈出链条上的优质企业,再对照本地企业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招商。
在新政指引下,“链式招商”有利于提升招商效率与产业竞争力。
这背后,搭建哪些框架?究竟怎样谋化?有什么落地动作?
基于此,我们精心输出定制化招商培训内容,谷川集团执行总裁董川川亲授《新时代招商引资方法解析》课程,让南京六合区走进招商引资“第一课”,为下一步招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招商引资“第一课”,重点讲解产业链招商的体系构建与实操打法,并结合招商案例进行剖析和总结,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招商引资的“行家里手”。
02链式招商 关键点全解析
招商工作竞争力,在于产业键体系的构建。
最重要的是,关键是选择哪条链。
就招商而言,先顺应大趋势,再掌握实情、摸清家底,找到比较优势,制定招商策略,最后形成产业研判。
经过调研,也看到过误区:
一般省(市)的上位规划,可能不完全符合某个区/县。
比如,有的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相邻区再去选择这条链意义就不大。
所以说,如何既能对齐区域的上位规划,又能结合本地资源与产业,走出差异化招商的路子,值得深入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基底分析相当重要,主要看几个方面:
区位先天条件、产业发展现状、生产要素分析,以及软环境的配置。
拿软环境来说,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让企业快速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江苏省药监局审评中心在园区设立咨询服务点,靠前服务,精准指导,加快企业产品上市速度。
正是这种软性审批,也是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关键是通过产业发展策略和产业定位研判,按照强什么增什么、差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耕主导产业细分领域,拓展产业链上领袖企业。
同时,也要积极谋划、招引新的产业项目,依靠招商引资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总之,一个能上下游互相配套的、有较大市场规模的产业链体系,往往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能力,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行成本。
那么,“链式招商”如何落地,每个地方都需要制定战略地图。
从战略地图构成上看,分为四个层面由上而下是:
区域战略目标、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服务流程、资源准备度。
第一个层面,关注财务指标,比如GDP、产值、税收等。
第二个层面,地方要什么客户,发展什么产业,具备哪些生产要素、产业基金等。
再往下看,就是产业服务流程和资源准备度。
从横向看,地方制定了产业链,如何有专业的团队和完整的体系,能够把握好企业、行业、产业的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从纵向看,项目信息从哪里来?谁来跟进?特殊情况如何决策?落地了怎样服务?投产后谁来关注企业的成长?
这样看,产业链招商落地,背后是严谨数据的支撑与战略地图的制定。
“链式招商”,选准路子、用对法子,培育与区域发展适配度高的项目。
想要胜人一筹,核心还是在于人,这是一场整体战、协同战。
招商队伍好比射出去的箭,“箭头”如此锋利,少不了“内在功夫”。
从项目招商到产业链招商,再到科技招商,已经展现了整个南京在产业发展中由集聚到集群,再到构建产业生态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顺应产业形态演进的必然选择。
对于南京区域来说,坚持外资内资同招、国资民资共进、引资引才齐抓。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双管齐下,一直是“双轮”驱动激活招商活力。
比如,我们与高淳招商合作长达7年多,落地了瑞士Trate AG、米切尔、利奥电子等内外资优质企业。
还有,去年12月,我们与雄州街道合作刚满月,就促成了首个土地项目正式签约,共同画出招商引资的“同心圆”。
这样一来,南京采用“双轮”驱动激活招商引资,将这幅生机盎然、驰而不息的早春图,化为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全年“丰收图”。
最后,期待各地、各部门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的“局内人”,以单位为主体开展招商相关课程培训,请扫码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