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北京高层经济会议,定下了2025的九大重点基调。

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关注度颇高。

往更细的角度看,“智能制造”就是一个重要发力方向。自《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就被赋予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使命,也因此催生了一大批智能制造企业。

在我们的助力下,一家智能制造企业的优质项目,在天津静海区顺利投产。

车间内,一排排设备忙碌地进行自动化生产,正是智能制造在现代化生产中的生动体现。

01 智能制造企业 落户国家级开发区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公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推进智能制造的推进路径:

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各个层面的整合,构建安全高效和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体系,引领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转型。

该规划还明确了2025年的目标,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

在国家政策号召下,不少企业积极响应,项目方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家从事智能设备与软件开发服务的公司,业务覆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机械自动化设备、智能设备、环保设备、风电设备、特种设备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在自动化科技等领域也具备一定研发实力。

企业已顺利通过“ISO9001”认证,各种管理体系均达到了国际标准。作为区域内领先的科技制造公司,他们配备了大型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以及数控镗铣床、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液压机等专业生产设备。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和生产需求的增长,该智能制造企业决定寻找新的生产基地,选址意向区域为天津,计划租赁厂房,并在此设立新的办公地。

在我们的引荐下,项目成功进驻静海区高新产业园,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02 项目快速推进 早开工早投产

为什么选择高新产业园作为落脚点?

高新产业园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北倚京津、南通江浙、东临滨海、西接雄安。这里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桥头堡。

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是静海新城与团泊新城中间的产业聚集区。再加上,背靠国家级开发区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坐拥政策与资源双重优势。

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各类企业共2000家企业,包括24家雏鹰企业和2家科技领军企业。

在580家制造业企业中,有11家瞪羚企业、1家上市企业。四上企业308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战略性新兴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1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心企业3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

此外,园区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天津市高端电动车(自行车)产业主题园区”。

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特别是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汇聚了一大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智能制造项目入驻提供了发展的沃土。

在对接企业需求的过程中,谷川招商人员了解到,企业更倾向于独门独院的厂房设计,且对起吊高度也要特定的要求。高新产业园的厂房设计规格,刚好符合企业的各项要求。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喷漆,需要进行环保评估。对此,园区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通过精心引导和高效协调,协助企业完成各类繁琐的资质认证,实现项目早建设、早开工、早投产。

有了政府的支持,项目入驻后,短时间内就投入生产和运营。

如今,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各项流程井然有序,为高新产业园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03 响应国家部署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据《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规划,到2027年,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将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分别超过90%和75%‌。

此次智能制造项目选择落户天津国家级开发区,并顺利投产,正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

项目引进的多个数控化设备,推动生产工序向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使用效率,更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的转换。

随着技术的多元化融合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前景愈发广阔。

今年4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宣布,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达到3.2万亿元以上,并成功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历经70余载的沉淀与发展,智能制造已从最初的自动化生产,到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再到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核心部件实现了国产化。这不仅能降低对进口装备的依赖,更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再加上,国家宏伟蓝图和政策指引,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更应敏锐洞察产业发展动向,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