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各地政府基本忙两件事:

一是,重新构建招商体系;二是,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

多位城投行业人士陈述,都在参与当地园区建设,正在挂牌成立国资招商公司。

其中,有家生物医药产业园由管委会投资建设,园区运营任务就落在刚成立的招商公司身上。

交流中谈到,短期内6个月见实效,先搭建产业体系,逐步对园区进行去化。

自《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以来,各地更加“聚焦产业、回归制造”,也让市场化招商迎来新挑战。

就生物医药园区而言,“管委会+公司”模式下,先搞好“存量盘活”。

01 投资放缓 重新思考

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崭露头角,生物医药产业园还在拔节生长。

有行业人士指出,全国上千个医药园区中,还是有一部分是冗余的。

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价值,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标签,也让地方招商引资跃跃欲试。

全国各地兴建产业园区,来承接生物医药产业需求。但经历资本寒冬后,生物医药企业放缓脚步,投资愈加谨慎。

再加之,新项目,越来越看不懂、大项目,越来越看不准、好项目,越来越谈不拢,生物医药产业园去化有了不小压力。

一位负责园区招商的资深人士这样说,至今印象都比较深刻。

大多地方搞医药行业,除当地产业多元化发展要求之外,一些小地方难以有机会见到院士级别的人物,而生物医药又是为数不多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高级别人才的行业。

现阶段,当快进键变成暂缓键,是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重新思考的时机。

生物医药,是一个以五年甚至十年为单位发展的行业,短期的火热都只是昙花一现。

当生物医药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一部分园区建设走入了“圈一片地、建几栋楼、拉一批企业入驻”的发展模式,以往粗放式招商并没有形成产业集聚。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仅只是一块地上挂几张牌子、建几栋房子,也不单是地方年度PPT里的汇报材料。

可能一个新药、一台新的器械,项目立完扎进去之后,就必须先坐五年“冷板凳”。特别是,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3年时间。

目前,不少园区建完之后,可能只是定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大方向,至于产业配套、上下游企业、细分定位都不是清晰的,甚至载体还不符合企业生产需求。

现阶段看,各地争相建设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空置率上升,使得马不停蹄开展招商工作变得刻不容缓。

02 招商公司 存量盘活

在公平竞争和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各地招商引资模式相应调整,逐步突破对市场化的保守思维。

我们走访调研,看到有些开发区投资建设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现在把园区运营交给国资招商公司,招商任务都已经下达。

作为政府全资控股的政府园区平台,也始终面临两个维度考核: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管委会从产业构建维度评估,全力完成政府的产业导入和产业构建的任务。

另一方面是,国资委、母公司从营收和利润维度评估,做会算账的市场化主体,考虑盈利模式、运营手段等。

简单说,在政府要求下又快又好地发展产业园,还得更有效率和低风险地进行国企改革。

对于政府园区平台来说,不单靠手里的资金生存,而是要让有价值的资产越来越多,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又契合市场的路径。

某二线城市开发区,准备去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当地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但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几乎为零。

新上任的领导,这次是研究产业出身的,特别重视经开区在产业招商和产业投资这方面的工作,想快速打造生物医药产业。这样的任务,落到了刚成立的本地政府园区平台身上。

在公平竞争下,不可能想着摘现成果子,过去那种把人家连根带叶全部挖走,那企业就会“利厚而来,利散而去”,也会有别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现在,不少地方提倡用创新思路做好新时期招商工作。其中,特别强调了“增资扩产招商”,即鼓励本市存量企业通过提升产能、扩建厂房、更新设备等方式,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管委会+公司”市场化招商模式,更应该合力注意保持黏性和接触这种有潜力的优质存量企业。

在谷川联行项目库里,对投资意向的企业,有的项目我们跟进了三五年,非常清楚企业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的机会在哪。

或者,有的企业以前就投产了,现在发展壮大了,想去其他地方设立总部、扩大生产,这些老项目裂变后,仍然有机会给地方做产业导入。

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更健康、更带来增量的招商模式,能够更好的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良性产业生态圈。

但前提是,生物医药园区需要做好产业研究,明确发展某个细分产业赛道后,可以深入研究产业链上的企业。

可能单个项目体量不大,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抱团取暖的强烈需求。如果产业园区协助他们整合资源、打通渠道以及技术赋能,对这些企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03 政企分工 各司其职

放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脱离不了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几个本身经济发达的地方,大家都在看这些政府园区平台怎么做的。

拿二线城市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来说,北京、上海肯定学不了,人才、技术、产业资源这些客观要素难以做对标。但是,苏州思路和经验具有参考性。

一是本身制造业基础就不错,工业产值高,二是距离上海近,能够最便捷的承接上海溢出的各类产业。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也是从一开始承接上海的产业外溢,然后逐步从生产加工慢慢升级到研发端的。

那些年,苏州工业园区高管们,日益混迹于张江医药圈的大会小会,从技术到法规、运营到投融资,从当时中国医药密度最大的地方,学到了产业研究与招商运营的底层逻辑。

如果说,张江是从成熟的医药工业园里探索本土药企的孵化途径,而苏州工业园区,则完全是由细分领域放大成长的工业园区。

这离不开两个地方政府,对制药行业里各种细分的深度认知,更离不开管理者对这种“长周期、高投入、回报慢”行业的一种包容性。

有位生物医药产业园资深招商人表示,园区若没有定位,根据大方向非常泛的要求来招商,其实完成这样的工作指标也没有意义。最终,这样做对园区未来发展并无益处,形成不了产业效应,没有独特优势,只能就是一盘散沙。

我们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园“管委会+公司”的招商模式,最重要的前期动作就是:

根据具体区位、产业梯度、城市能级、经济周期、资源禀赋等一系列复杂要素的综合研判,来因地制宜的制定产业规划,形成“产业研究指导产业招商”的靶向招商模式。

然后,地方政府与招商公司各司其职。

招商公司围绕全市、全区产业发展定位和招商方向,负责项目签订落地协议前的所有环节,从产业研究、信息收集、项目评估、意向洽谈到促成签约。

而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与招商项目落地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项目落地后的土地、规划、手续办理、协调服务,以及对招商公司的考核评估等工作。

我们看到,目前在“管委会+公司”模式下,市场化招商有几种合作路径:

一是,政府/管委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直接委托招商公司进行招商。

二是,母公司与政府/管委会直接对接,再通过内部甲乙方的合作方式与招商公司共同开展招商工作。

三是,招商公司以政府/管委会名义对外推介城市、城区、开发区以及园区,以市场化的方式与外部第三方市场化招商机构合作。

无论哪种合作方式,政府园区与招商公司之间需要保持着高度的协同与互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招商模式。

地方政府应将国资平台公司视为高效履行政府职能的关键载体,持续推动并强化其市场化转型进程,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

相应地,地方国资平台公司也要不断自我革新,积极探索并适时设立专业的招商运营公司,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与动能。

“管委会+公司”这种市场化招商方式,同样是搞好存量盘活,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掌握稀缺资源和放大资源禀赋,各展所长、量力而行去做产业构建、孵化培育和集聚服务工作,建立有黏性、有规模、有潜力的产业生态圈,真正用生态的竞争取代要素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