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听到不少人在说招商难。
但在做招商之前,应该先想清楚一个问题。
一家企业,为什么要入驻你的园区?
从企业的经营理念角度思考,会发现选址无非就看中两点:成本、收益。
而这两个诉求,在产业集聚的环境中,或许会更容易实现,为什么呢?
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片区思维。
01 片区思维是什么 与园区有何区别
当我们谈一个园区时,容易陷入“孤岛思维”,就是过于关注自身的资源和发展,而忽视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协同。
与单一的园区视角不同,片区思维强调的是整体性和互联性。
它是一种更宽广、更深远的视角,鼓励我们跳出园区的边界,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审视和理解产业园区的发展。
一个片区,通常以“平方公里”来计算,且人口规模可能涵盖十几万、甚至百万级别。
这样的体量,不仅具备集成产业链的条件,还拥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如居住、商业、教育、医疗和娱乐等,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片区思维还强调园区之间的协同合作。
在传统的“孤岛思维”下,园区之间往往是竞争关系,争夺有限的资源和企业。
而在片区思维下,园区之间可转变为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区域性的产业名片。
想象一下,企业们集聚在一个区域,可以共享很多资源,比如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供应链等,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正因如此,不少企业会特别看重“在圈内”,纷纷扎堆在一起。
前几年的厂房建设潮,导致园区数量激增。据Wind机构数据测算,从2020年到2025年,全国产业园区以每年1.4亿平方米的速度扩张。
然而,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这些园区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消化”,空置率也随之提高。据高力国际发布的研报,今年第二季度,上海产业园区空置率就达到了25.5%。
老牌一线城市尚且如此,那么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园区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之前一些不担心招租的园区,也开始有了压力。
尤其是,《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公平竞争的监管,这无疑给园区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听招商同事说,他们在接触很多园区项目时发现,不少在建设、更新与运营等方面,用的仍是旧的思维和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想要寻找新出路的园区管委会而言,具备“片区思维”显得尤为关键。
倘若园区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运用片区思维做规划和招商,或许可以更好地去做产业聚集。
这种思维的核心,就在于打破孤立,将园区的发展与周边环境、资源,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这种联系,园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利用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形成鲜明的、有差异化的产业名片,打造一个整体片区“标签”;
甚至在公共空间上、在城市品牌上有自己的特色定位,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从而在招商竞争中脱颖而出。
02 如何运用片区思维 做好园区规划
其一,运用好产业地图。
这不仅仅是罗列出产业创新要素的清单,更是一张揭示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网络图。
通过这张地图,可以深入了解片区内的每一个产业、企业,以及他们的人才结构、知识储备和空间分布。
在这个片区有哪些龙头企业?他们属于什么行业?有哪些初创企业?有哪些孵化器?
片区内企业与外界的连接如何,人员、资金、信息间的往来情况如何?现有的基础设施是否跟得上?
同时,也不能忽视供应链、产业链、人才网和资金网等之间的联系。要对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城市经济,包括产业链结构,产业链关系,产业趋势等等有深入理解。
当你用“片区思维”了解到,园区所处片区的大生态后,就可以谋划园区的小生态位了。
要结合现有的基础条件,分析整个产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情况,考察历史性演化规律,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判断出当前大环境中缺少哪些要素,从而思考在哪个生态位上布局是最有需求的。
接下来再谋划,在园区规划上安排什么样的要素,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其二,做好空间布局和要素协作。
每个园区都有其空间局限性,所以要注重资源配置的集约化。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不断调整园区运营过程中配置。
在园区发展过程中,可以先做好细致的产业规划,了解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预测未来几年发展趋势。
在优化资源配置的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学会适当留白,为入驻企业后期扩大产能预留空间。
园区招商最重要的,其实是产业链招商,要建立起产业生态和供应链,并通过老客户的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来挖掘、延伸和拓展业务,找到更多项目资源。
这样一来,就能推动各要素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此外,片区内的产业可能是上下游关系,通过各个园区的合理布局,可以促进这些园区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共生共荣的良好氛围。
就拿上海金桥来说吧,这里“七朵金花”的规划运营,就用到了片区思维。
金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精心打造七大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七朵金花”),分别是:金鼎、金滩、金湾、金环、金谷、金港和金城。
金鼎和金环,是金桥未来车产业重要承载园区,巧妙融合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金湾,作为未来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主要承载区,推动大健康与新材料的创新发展。
金港与金谷,专注于制造实践,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而金滩,则以其核心区位优势,正努力打造世界级科创艺术融合引领区。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金桥大范围的资源配置,因地制宜规划,实现功能错位,让每个片区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
这一布局,不仅加强各片区的相互协作,还推动整个产业生态链的高效率运作,推动产业高效聚集。
如今,“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一座城”,正是对金桥在地上、地下空间规划上的系统性思维和5G技术优势的精准概括。
03 如何推进项目落地 形成产业集群
片区思维,不仅要用在园区规划和招商上,也要在项目推进中落到实处。
在开展招商时,需要先对园区的核心优势进行剖析,包括地域特色、人口结构、经济实力,还有区排名、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等。
这些信息和数据,为我们描绘一个园区“画像”。
在此基础上,将视角往上移,从研究园区所属县区,到城市的整体产业环境、资源禀赋、交通状况和政策优势。
如果是小街道,或是小县区,可以视角放大至整个市区,甚至是整个省。
同时,细致分析园区的区位优势,比如处于什么地带,与哪些地区相邻,属于哪个城区,是否与主城区有相似的便利条件等等。
可用载体、工业配套、生活配套乃至特殊资质办理等,在园区周边所属的市区或省级区域内,是否有可利用的资源优势,这些都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因素。
那么,落实到招商实践中,具体该如何做呢?
在这方面,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建投两河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去年,新疆自贸区挂牌成立,成为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是全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建投两河产业园,不仅位于丝绸之路核心经济带,在承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上也拥有显著优势。
周边多个园区已率先布局,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引领的代表产业,比如东风、陕汽、广汽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产业,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后续入驻延链企业提供便利。
然而,园区的资源优势只是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招商成果。
在招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一个园区都是产业专家,所以需要借助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力量。
一个“懂产业、懂经济、会招商、能服务”的合作伙伴,可以协助园区平稳度过这个关键阶段,更快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招商过程中,建投两河产业园选择与谷川联行合作,借助其15年招商实战经验,以及百万级项目库资源,进行优中择优,筛选出引进科技水平高、产业关联紧密、产出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大幅提升了招商的精准度和效率。
短短60天内,义齿制造、君彦新能源项目等5大项目陆续落地建投两河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明显。
作为园区的优质合作伙伴,谷川联行能够从专业角度,协助园区找准锲合度高的项目,并推动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