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多个省份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已有超过30个城市获得“新身份”。

在此策略下,部分城市经济稳步增长,但是也有个别城市GDP尚未突破千亿大关。

欠发达地区,往往会需要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在很多人看来,招商难主要是与大环境市场竞争激烈有关。

但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部分副中心城市招商工作存在误区、对招商认识尚待提高。

该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有效提升招商效果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01 不过度依赖政策 注重修炼内功

拿到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称号,意味着什么?

城市的发展潜力得到省级的认可,甚至是国家层面的认可。

这种认可,就像是一种信用背书,能够提振企业对该城市发展信心。

想象一下,当一家企业考虑在哪里设立新的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时,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着良好口碑和广泛认可度的城市。

而“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样的称号,无疑为这些城市加分不少,吸引更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

再者,一旦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至少在省政府层面,获得更多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这些政策,包括区域性基础设施配套、物流枢纽建设、重大项目落地、土地指标倾斜、审批权限下放等方面。

比如,河南多次向郑州、洛阳同时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包括新建铁路项目核准,火电站项目核准,部分外资项目、中外办学项目核准等设立许可等200多项。

那么,有了政策权限的下放,是不是就可以任意使用政策优势,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呢?

答案是否定的。

招商虽然与优惠政策紧密相连,但若不计成本地过度利用政策,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一些地方为吸引投资者,会以先征后返、产业补助、项目奖励等形式,给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

就如同之前招商竞争的逻辑,通过厂房租金减免、专项补贴等手段吸引企业。

几张牌出完,感兴趣的企业自然会来。如果这家企业比较优质,还可以继续加码。

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吸引到一些企业,但从长期来看,却可能增加地方财政负担,甚至带来园区经营的隐患。

单纯靠政策吸引来的企业,可能是“候鸟式”企业,在合约期内享受完政策就会就离开,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

尤其是,今年8月1日起,《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配套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对政府招商政策的要求更严格。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政策只是助推器,真正的发展动力还是来自于城市自身,比如产业基础、营商环境建设等,以此来提升招商的核心竞争力。

既要看到“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背后,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也注意不必给予过高期待,甚至陷入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迷思当中。

02 避免一业独大 强化链式招商

在探讨一个省份或城市的发展策略时,可能会陷入一种误区,即过分追求某一产业的绝对主导地位,也就是所谓的“一业独大”。

但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元的产业支撑与协同发展。

根据各个城市的资源禀赋,这里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先来看看资源型城市。

依托地理区位和天然的资源条件,这些城市形成了特殊的产业优势,比如陕西榆林、山西长治、云南曲靖等城市的煤炭开发产业,以及河南洛阳的矿产开发产业。

这种优势,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省会城市虹吸效应,充分释放自身的潜力和魅力,吸引更多投资者。

但是,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也需警惕“老能源基地陷阱”。

若是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就容易陷入“一煤独大”工业化产业单一的发展窘境。依托自身能源禀赋,沿着产业链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度延伸,尤为关键。

就拿云南曲靖来说吧。

他们选择以绿色能源融合先进制造为突破口,通过链式思维谋划产业布局,集中资源要素,全链打造“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的绿色硅光伏产业集群。

这里先后引进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信义集团、江苏润阳等行业龙头企业15户,建成和在建60GW单晶硅棒及50GW单晶硅片、23GW电池片、5GW组件等产能,实现了全产业链闭环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建成的单晶硅棒及切片产能占全国的9%、占全省的50%,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能够构建起绿色硅光伏产业全产业链的地区之一。

2023年,该地区的绿色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252.97亿元。

再来看看没有天然资源优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除了首位产业,还可以发展其他新兴产业,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集聚融合发展优势,打造特色鲜明,上下游完整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

比如,在延链方面,洛阳围绕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五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17条优势产业链,2023年营收规模达到4200亿元。

此外,他们还大力推进“基金入洛”“险资入洛”,招引各类基金头部机构,打造洛阳基金生态圈,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在补链方面,宜宾从昔日的煤炭、白酒产业主导,成功转型为动力电池产业的佼佼者,年产值突破千亿元的转变,光伏产业年产值也超过了260亿元。

这背后,是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通过和京东集团合作,打造更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全要素升级。

在强链方面,芜湖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并提供全方位支持。

这种明确的产业定位和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集聚,2023年集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规模以上企业814家、整车企业10家,汽车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

03 错位发展 避免恶性竞争

如果说,省会城市是一个省发展的“强支撑”,起到龙头引领作用;那么,副中心城市就是“新引擎”,起到叠加赋能作用。

芜湖,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安徽的第二城,芜湖2023年实现GDP4741.07亿元,仅为合肥的37%。常住人口仅为375.6万人,仍为人口净流出地区。

剖析其中的原因,会发现与地处合肥和南京两大都市圈间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在这两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芜湖在人口、资源以及产业发展上面临着巨大压力。

如何在这一竞争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是芜湖破局的关键。

为避免与邻近大城市的正面竞争,芜湖选择错位发展的策略,将产业重心锁定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两大领域上。

这样既避开与合肥、南京等在传统产业的直接较量,又捕捉到新时代的发展机遇。

此外,芜湖主动承接从合肥迁出的企业。据统计,2018~2023年,合肥市有19976家企业迁出,前三迁出目的地城市为芜湖市、阜阳市、六安市,分别有2308家、1970家、1899家企业迁入。

作为承接最多合肥迁出企业的城市,芜湖不仅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活力,也进一步强化其在安徽省内的经济地位。

不仅如此,芜湖还深入学习了合肥的发展策略。

合肥在“双招双引”方面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围绕产业链进行的精准招商、利用国有资本进行股权投资,以撬动和培育新兴产业,以及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大力支持等做法,都被芜湖借鉴和应用。

如今,芜湖与合肥之间,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分工协作的关系。

两者各展所长、错位发展,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新的竞合关系下唱好“双城记”。

对于其他省域副中心城市而言,可以依托省会城市的优势资源,积极接收并整合这些资源,招引更多适合本地发展的企业和项目,提升自己在城市竞争中的地位。

这种错位发展、携手共进的模式,或许会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