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过半,招商引资“进度条”如何?

肉眼可见,传统招商方法失效,已经是老生常谈。感同身受的是,拓好项目难,更难的是精准落地。

我们对接中,10个项目里,7-8个项目都会被筛掉,再经过一次次评估、谈判、平衡。

从整体看,投资增速比以往放缓。稳增长文件密集出台,但企业观望情绪还在,这也是阶段性投资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

尽管投资增速不及预期,但是我们仍然迎难而上。截至目前,谷川联行招商数据系统项目总量超117万。

今年上半年,窥一豹而知全身,从中看到了:

  • 年初到现在,我们项目增量达到10万+,落户了超400家企业;其中,3月份实体项目投资数量达到最高。
  • 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带动性不断增强。从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对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有利。
  •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各地更期待新兴产业集群孵化;尤其政府投资行为,兼顾整个产业链升级和竞争力打造。

比起招商“各出奇招”,眼下地方打的是一副更为系统的“招商牌”。聚焦招商引资和投资前沿,新在形式、新在思维、新在执行,但本质依然与产业基础相衔接。

这篇文章超5000字,积累了2024年对招商引资半年度思考与总结,有价值的内容恳请先转发扩散、再细读到最后。

01 数据驱动 项目落地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都属于制造业投资热度较高的产业领域。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航空航天包含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

我们看到,飞行汽车、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无论是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发展、资本投资关注,都是炙手可热的产业领域。尤其地方招商,有条件的区域正在积极谋划和推进相关产业链发展。

各地产业招商步入下半场,我们依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招商”的模式,这是项目需求与地方产业高效匹配的重要支撑。

今年上半年,以117万+项目资源为依托,融合15年招商实战经验和产业研究能力,把“数据驱动精准招商”的新路越走越宽。

在117万+项目资源中,每一条都来自有投资计划的企业主动咨询。而这些主动咨询中,外资企业、500强企业、上市公司、集团企业等第二产业标杆性龙头的占比相当大。

基于此,我们在与政府、园区的合作中落地了超8300个项目,这一模式得到了充分验证。

尽管企业投资,愈加小心翼翼。我们从大数据中看到,仍有部分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比如:新能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

亮眼的成绩,就是最好的宣传:

集成电路领军企业,总投资50亿元,电子精密制造及应用基地项目落户成都新都区。

项目方是南京云恒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

电子信息产业链“链主企业”,总投资3亿元,智能玻璃面板项目进场装修入驻商洛高新区。

项目方是东莞市鑫鼎鸿光电有限公司,专注于手机玻璃、车载玻璃、触控领域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广泛用于通信、穿戴、车载、医疗、工业显示等领域。

这类企业往往是行业龙头或链主,带动能力极强。项目落地后,上下游企业都会前往周边布局,抓好“链主”企业,就相当于抓住了产业链的“牛鼻子”。

而且,这类企业本身就有全国布局的投资计划,蕴含的招商机会极多,意味着企业再次投资选址,我们依然会第一时间洞察。

我们看来,招商引资仍处在数据孤岛状态,信息壁垒让招商工作难以精准高效。

在此背景下,地方招商需要改变策略:了解最新趋势,找准产业定位;促进产业融合,布局错位协作发展;洞察产业需求,实现精准招商;推动产业迭代,引领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项目库还有500强企业,主板上市企业、以及集团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投资2亿元,明阳氢能华东区制造基地项目落户虞山高新区。

项目方由新能源领域“佼佼者”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和著名投资公司高瓴资本共同投资创立,致力于打造卓越的“电-氢-电”全流程低成本循环高效长时储能解决方案

还有A股上市企业,深耕能源装备行业的引领者落户嘉兴新仓。

企业深耕燃气集输专用集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以科技创新为本,领先的技术前沿,成立技术研究中心,与知名高校、权威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

提到嘉兴新仓,短短8个月时间,飞楼去化率就达到85%。

能源装备、新材料、光纤通信、服装贸易、汽车后市场等10个项目落子新仓,跑出招商“加速度”,助力飞楼短期内去化。

特别是,现在地方有重大项目的招商指标。比如,一年落地几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或者是考核项目落地的到位资金。

从“地方要什么”,到“我们有什么、还需要什么”,用关键支点撬动优质资源,为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总投资20亿元!风电龙头企业落户阳江高新区。

项目方是高端风电法兰智能制造的企业,具备全流程一体化作业能力,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高标准的检测中心。

除了大项目,我们还持续促成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之前,欧洲传动设备项目选址,设立国内生产基地和结算中心,为什么快速进入谷川联行视野中?

最关键的要素——技术,展开说就是利用自主研发系统,准确把握企业投资信息及方向。

正是这样,打破招商引资信息不对称的弊病,我们引荐外资企业落在了虞山高新区,一期年产值预计超2亿元。

丰富的外资制造业企业选址情报,正是“互联网+大数据+招商”带来超117万项目资源中的一部分。

在西南地区,亦有好消息传来。作为贵阳观投、产控园区运营公司合作伙伴,提供产业定位规划、精准项目招商、宣传推广营销、入园标准评估等服务。

通过不断趁热打铁,加强与项目方紧密联系,给意向企业推介区位、产业、配套等优势,今年落地了不少项目入驻园区,助力贵阳产业引领西南地区集聚发展。

如此一来,地区招商引资,更像是一家大型企业在做战略投资。对每一个被投项目都要谋篇布局,力求把当地主推产业效能最大化发挥出来。

02 产业研究 贯穿招商

实际上,各地招商引资还面临着其他困难:

比如,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未形成,产业、企业关联度较差;资源投放无重点,项目转化难度大;对于新地块、新园区,从0到1无从下手做定位规划

现阶段,真正好的企业更关注全产业链结合和未来发展,压低成本式招商、办大会粗放式招商都基本过去了。

反之,地方招商也是考虑当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而非某个企业的单独发展。甚至,各地在招引项目方面要求更加精准地去操作。

一方面,是在实操去寻找潜在项目时,需要精准的匹配,提高命中率与效率。

另一方面,则是产业方向精准规划,成为招商引资的前提,这一点容易被忽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深圳、苏州、东莞、成都等城市均为未来产业绘制了较为具体的路线图。

上半年低空经济,可谓是“遍地开花”。长三角、珠三角依然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依托自身的综合资源支撑,高效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各地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有中生优、无中生有”,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制定因地制宜的招商策略,系统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实际上,拿出规划只是各地竞争的第一步,区域之间产业雷同、竞争力弱、重叠度较高。当规划落在纸面之后,如何招引到与之匹配的项目相当关键。

我们引起政府单位关注的,不只是超过117万的项目资源,8300多个项目落户实例。

更重要的是,谷川联行对产业研究的重视,对构建产业链闭环的深刻理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固然是稳经济的“压舱石”,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精准定位和统筹规划,则是“定盘星”。

在深入剖析区域产业发展环境、产业链结构、空间载体、优劣势等的同时,结合大数据产业转移趋势,梳理清楚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格局,以及需要政府解决的重点难点,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层次提高、未来发展路径制定等做好“精细化研究”。

透过表面“有什么”,看到背后“缺什么”,通过产业深度研究,谷川联行协助合作单位找准了产业发展的真正突破口。

除了“老朋友”,今年还结识了“新朋友”,已为河北任丘市、新疆特克斯、泉州永春、六盘水高新区、邢台高新区、豫东南高新区等单位提供产业咨询服务,帮助准确把握产业脉搏,因地制宜施行招商动作。

一直以来,对项目投资意愿、转移趋势、产业布局的分析,谷川产业研究院输出产业定位规划、招商图谱等产业咨询产品,为区域经济赋能。

往大了说,这也意味着,城市招商不再“来者不拒”,而转向更有的放矢、与当地产业规划深度结合的招商策略,让符合招商需求的项目“落地有声”。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愈加发现,经过对产业定位规划与上下游深度解析,拎起一个项目,或许就能拽起一条产业链或整个产业集群。

所以说,新形势下已经按下了“迭代键”。无论是招商引资、产业规划、还是企业投资、落地发展,背后承载的都不只是经济和成绩,更是产业链整体提升、打造整体竞争力的战略使命。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多的政府、园区选择与谷川联行合作,促进招商工作高效推进: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中西部,依然是谷川联行推进招商引资合作的重要阵地。

截至目前,谷川联行与国内超过100家政府及产业园区保持深度合作,成为了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国有平台公司实施精准招商、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

尤其,虞山高新区、成都市新都区、惠民经开区、东营经开区等单位持续合作则是地方政府、园区对谷川联行信赖的有力证明。

同时,谷川联行紧跟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布局了中西部地区的本地化团队,为的是高效转化出精准项目推动政企快速对接。

谷川产业研究院充当招商“智库”的角色,时刻保持对国内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趋势的敏锐观察,通过对海量项目资源的分析,持续深化对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掌握和研判能力。

03 国企布局 园区运营

当“松弛感”成为热词,期待投资与招商演奏的“交响乐”更加和谐。

上半年,招商重要性再度被拔高。上海、苏州召开全球招商大会;武汉、南京举办投资促进大会。

还有,年初福建省成立招商局,这种挂牌并不常见。前不久,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揭牌,也标志着招商体制的重大革新。

从体制机制来看,新突破口在“市场化”,各地开发区积极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

在招商工作中,总能接触到做产业园区业务的国企平台。

我们看到,国资园区企业上有政府领导和领军人物的科学决策,下有优势资源禀赋的先天优势和基层人员的务实肯干。

听起来,并不需求市场化机构“班门弄斧”。但是,市况艰难,如履薄冰,央国企操盘产业园区携手我们亲自“下场”,以产业为基补位投资,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比如,贵阳观投和产控、乌鲁木齐建投等单位都是我们正在服务的国有平台的园区,本地化服务团队一直在扎下根驻点招商,提高了去化效率。

这几年,我们也为不少国企平台的园区运营提供了咨询服务。总能听到,园区设计图纸,给到本地相对权威设计院去做,但针对产业层面的研究和细化并没做过。

按照“先设计后定位、先建设后招商”的传统模式建设产业园区,结果企业需求与物业空间不匹配。

这正是各园区厂房闲置的原因,导致招商困难,逐渐成为了“沉睡资产”。

作为区域发展运行服务商,谷川高科园·奉贤和谷川高科园·安亭项目,是我们在上海的自持产业园区。以前瞻性目光打造谷川高科板块下的多个园区位于山东、天津,目前都有企业顺利入驻。

这源自多年来积累的招商引资与企业选址经验,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建设高品质产业园区。

我们提供从“立项分析、融资服务、园区设计”到“建设管理、招商管理、运营管理”的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还看到针对新兴产业,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力促一些大项目落地。

但大项目能否成为好项目,也有几点前提:

第一,从上到下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

定位是否准确?哪些产业领域需要资本助力?能不能坚持发展下去?这些非常重要。

无论怎样,招商引资前提是做有结果的产业研究。方案专业性强、针对性也强,招商实用性更强。

各种招商模式大行其道,从初阶迈向高阶的过程,处处考验着主政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第二,携手足够专业的团队规避风险。

不管是招商团队,还是资本运作团队,都要结合政府需求和市场规则,专业化运作。

只会闷头蛮干,往往会得不偿失。项目信息研判、专业人员培养都比较关键。

这样一来,既保障项目顺利引进、落地健康发展,也提升了人员专业招商的能力。

我们现在持续优化的服务模式,将为地方政府提供与时俱进的“招引”解决方案,不错过优质项目,也不漏掉为地方赋能招商经验。

奔波在招商一线,看见各地政府、园区不遗余力组织培训,力争打造一支“招商铁军”,在招商争夺战中突出重围。

基于此,我们不断打磨课程内容、沉淀经验、输出案例,致力于提炼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

除了内部人员孵化与培养,更在意将培训体系不断完善与各地共享,这也是独一无二的“谷川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传统招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再加之,政策边际效用递减,招商引资势必要再次做出改变。

不少地方,从产业定位、精准对接、数字化推介、人员培训、影响力提升等方面更加体系化展开行动。

我们兼具数据化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选址方式,将帮助更多企业透过重重发展周期,站在未来、看清现在。

现阶段,不断与政府、园区达成深度合作的背后,更是招商引资理念按下“迭代键”。既要维护好原有的“基本盘”,又要在变化中寻找“机会盘”。

谷川联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服务商定位,通过技术、信息、服务的融合,帮助企业科学选址,高效发展;协助政府发展产业,优化环境,不负政企双方的厚爱,秉承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耐心服务、真诚参与,见证每个地方诞生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