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
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重要节点,社会思潮交锋,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关于明年该怎么干,会议指明了方向:
一是释放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信号,明年要全面抓经济;二是会议重磅定调,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这次会议,信息量极大!
当前形势与解决方案
通稿在肯定成绩之后,就直接说: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本次会议延续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三重压力”的表述,而且额外加入了外部环境“风高浪急”的表述。
需求收缩:主要指消费与投资意愿不足(对应的就是扩大内需战略),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足等等。
供给冲击:主要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卡脖子”技术无法自主,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冲击等等。
预期转弱:主要指目前市场信心不足,这是目前经济基本面最现实的问题,疫情扰动、地产行业困局、市场情绪低落。
客观来说还是比较严峻的。
对比去年,本次会议在用词上也带有一些积极的色彩,比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等等。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是最值得关注的。
信心来自活力,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求:
“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这意味着,激发明年经济活力,高层已经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各级干部、各类企业、各界群众的积极性当作了重点。
结合“四敢”与“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明年的工作将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和推出系列扩内需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
关于消费、投资的举措,是可以预见的。
比如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从表述上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比去年的“提升效能”更加积极,与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一致。
当时,在这一政策主导下,2019年两会制定的财政赤字率由2.6%提升至2.8%。
所以,2023年的赤字率预计会高于今年的2.8%,专项债规模也将在连续两年3.65万亿的基础上相应提升。
具体来看:
“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和增幅都为历年来最高。
明年还要继续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
这差不多就是拍着胸口保证,只要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不差钱。而且保证方还不是地方财政,而是中央财政。
货币政策呢?
从表述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与近些年“松紧适度”“合理适度”“灵活适度”的提法截然不同。
2023年是重要的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是情理之中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美联储加息告一段落,我们也有一定机会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预计货币政策力度将会加大,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将会择机推出,各种结构性政策工具也有望加量。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上涨,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大部分实体企业表现不佳。
应对外部冲击的时候,扩大内需仍然是有效手段。
特别是最近两个月的出口数据持续走弱,明年的出口是不容易的。
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政府部门已经组织企业出海去抢订单了,因为在国内办展会的老办法已经拿不到新订单了。
所以,要稳增长,还得靠内循环发力,必须拿出更强有力的内需政策。
会议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那么,扩大内需的发力点在哪里?
11月4日,刘鹤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
所以,要稳住经济大盘,必须降低企业负担,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刺激消费。
还要同步完成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政府投资必然要扮演重要角色。
就像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消费对经济发展是基础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是关键作用。
所以,会议不仅要求“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也指出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而且,会议要求“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对资本市场的肯定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实体经济发展也有望获得更多融资支持。
尤其是能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涉及基本民生保障和粮食能源保供、与产业链韧性相关的战略领域。
“十四五”规划中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医疗设备、电力装备、新能源等产业领域,都与安全息息相关。
还记得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本次会议则提出要“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相较于去年,对资本和平台企业的态度,已经从有效监管转向支持鼓励。
这意味着,国家的监管框架已经比较成熟了,“红绿灯”设置也比较清晰了,具备在框架内激发活力的条件了。
房地产与金融风险
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领域。
与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相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描述有三大看点。
其一,继续坚持“房住不炒”;
其二,把“支持住房改善”放到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部分来阐述;
其三,几个提法值得关注: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头部房企风险、推动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关联上下游上百个行业,如果开发商没有钱,关联的行业就都拿不到钱,整条产业链就会陷入死循环。
增长、就业,很可能会因此一筹莫展。
所以,政策方向是在化解行业风险的过程中,避免其因为流动性风险而困境加剧。
未来,政策在融资层面会比较友好。
这两年一直不温不火的地产行业并购,也有望在2023年加快步伐,推动风险出清。
目前,随着地产融资支持“三箭齐发”,房企融资压力缓解迎来积极信号,但考虑到地产行业融资规模庞大,仍需持续观察。
让这三支箭再飞一会儿。
这次会议,本质上就是给所有关心中国发展的群体,重塑信心与预期。
阻碍国家发展最大的枷锁正在褪去,人民的生活将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政策将重新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高质量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顺利度过疫情流行期之后,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明年的中国,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