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计划将上海工厂的产能提高一倍,消息来源是特斯拉写给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一封感谢信。
特斯拉在信中提到——将在同一地区附近建造新工厂,增加45万辆汽车年产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枢纽”。
扑朔迷离的第二工厂,就这么尘埃落定了?
并没有。
5月5日,特斯拉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回应,“只是扩产,并非第二工厂”。此话一出,第二工厂选址悬念再起,无数招商人的心再次被牵动。
与其盲目抛出橄榄枝,不如先做足功课,知己知彼:为何上海对特斯拉的吸引力如此巨大?
原因1:靠近主要市场
长三角地区是特斯拉在国内的最大市场。
如图所示,特斯拉2021年在上海的销量,比深圳、广州这两座城市加起来还要多。
在上海,虽然没有尾号限行,但是外地牌照早、晚高峰是不能上高架的,只能在地面跑。这个限制非常大,所以上沪牌非常重要。
和北京的摇号政策不同,上海采用的方式是竞拍,价高者得。
恩……2021年沪牌竞拍的平均成交价高达9.1万元,而中标率仅有5%。
但是,如果你买的是新能源车,车牌是随车直接赠送的,所以新能源车也就成了很多人在上海通勤的重要选择。
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圆心,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南京、温州、无锡,这7座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都在350km范围内,而它们2021年贡献的销量就超过了11万辆。
据统计,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共交付车辆48.413万辆,其中16万辆出口海外,在国内销售的约32万辆——长三角地区这7座城市的销量,几乎占到了全国总销量的1/3。
但凡你在路上见过这种汽车整车运输车,都不难想象,这比运输零部件的费用要高出多少。
所以,作为整车制造工厂,靠近主要市场,是特斯拉选择上海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原因2:港口物流优势
上文提到,特斯拉2021年生产的48万辆汽车,其中1/3需要销往海外。
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距离洋山深水港仅50公里,成了上海的巨大优势。
此外,不仅交付海外的订单可以通过洋山港走海运,销往中国内陆的订单也可以通过长江送到南京、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再转运。
明明有顺畅的铁路交通,何必非得如此周折?
没办法,水路运输成本低。
在我国,沿海运输成本约为铁路的40%,长江干线运输成本约为铁路的84%。道路运输成本更高,相当于铁路的11——17倍。
多一段水运,就能节省很多运输成本。这也是特斯拉选址的重要考量。
原因3:产业链,还是产业链
除了交通运输,还得考虑产业基础。
一辆汽车要用到几万个零部件,任何一家车厂都不可能独自生产所有零部件,必须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做支撑。
所以,整车项目必须落在有汽车产业基础的地方,才能进一步节省成本。
大多数招商人都在产业链招商方面有过诸多实践,制造业企业根据上下游配套产业分布去选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汽车工业基本上是目前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制造业体系。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精益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的——
终端市场向整车企业报订单,整车企业根据订单向上游采购零部件,安排生产和运输。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整条产业链的中断。
这就是何小鹏、李斌说的: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不能生产。
如果在汽车产业基础薄弱的城市设厂,就等于在一张白纸上重新做花,至少要花好几年时间才能完善产业链,产能爬坡遥遥无期。
长三角的汽车产业相当成熟,遍布长三角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能有效地满足特斯拉庞大产能,这也是特斯拉一开始考虑在上海建设中国第一家超级工厂的原因。
根据有关机构推测,目前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
比如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
电机虽然是特斯拉自产,但是其中用到的很多零部件都由中国企业供应,旭升股份、中科三环都是相关供应商;
热管理系统主要由三花智控、翰昂民、银轮股份等企业供应;
中控屏幕组由长信科技供应;
车身分拼总成件、侧围、后盖模具等零部件由华域汽车供应;
热成型车身等零部件由凌云股份供应;
车身结构件等零部件由威唐工业供应;
底盘铝合金和热成型钢等零部件由拓普集团、旭升股份、广东宏图等企业供应……
大量的供应商都在长三角设立了生产基地,就像满天星一样,拱卫着特斯拉这轮明月。
而且,它们也形成了一道壁垒——所有远离产业集群的城市,想要吸引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必须想好解决上下游配套的良方。
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城市并不多。
原因4:土地供应与价格
经常有自媒体为博眼球,谎称特斯拉当年在上海是以市场价的1/10拿地建厂,相当于白送,大呼“政府被外资企业割韭菜”。
然而,翻出2018年的新闻报道——
特斯拉以9.73亿元的底价,竞得临港重装备产业区04PD-0303单元的Q01-05地块,面积约86.94万m²(1297.33亩),均价75万元/亩。
作为对比,上海大众同年以4.14亿元竞得嘉定新城安亭组团40.56万m²(608.51亩)工业用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均价68万/亩。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海市工业用地的出让均价为76.84万元/亩。
2022年4月14日,同样是临港新片区重装备产业区的地块,由上海临港延锋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均价76万元/亩。
所以,上海在地价方面并没有给特斯拉多少优惠,仅仅比全市均价低了2.4%。
比起重新选址兴建第二工厂,直接在原厂旁边拿地扩产,人员、物流都可以共享共用,管理也极为方便,对产能的提升明显更立竿见影。
能在上海拿地,而且价格适中,何乐不为?
此外,特斯拉选择在上海扩大投资,其实也和当初的对赌协议有关。
原因5:上海扶持政策
特斯拉在2021年年报中重申了2018年与上海市政府签订的对赌协议内容,达不到要求就得把土地连带工厂、设备一起还给上海。
协议中最关键的有三条:
1. 5年内完成140.72亿元投资;
2. 2023年后,每年至少纳税22.3亿元;
3. 零部件本地化率要达到100%。
当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给的优惠太多、要求的税收太少;认为会加剧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内卷,影响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上海给的优惠确实不少。
特斯拉在2021年财报中指出,2019年至2023年期间,上海超级工厂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15%,低于25%的税率。
此外,2019年至2021年,特斯拉分别获得了上海提供的4600万美元、1.23亿美元和600万美元的补助,用于上海超级工厂。
而且,上海市多家金融机构也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提供了资金保障,总贷款金额为197.5亿元,年利率仅3.9%。
钱很重要,但上海真正看中的,是特斯拉作为行业龙头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带动能力,它能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配套生产的角度切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结果,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破土动工到投产再到量产,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而且,随着上海工厂产能和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持续提升,国产特斯拉的成本持续降低,价格进一步下探,更有利于其扩大在中国的投入。
上海市政府与特斯拉的这份对赌协议,有着比“成功招引一个重大项目”更重要的标杆意义。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对赌引进特斯拉,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实践。
上海的经济调节水平、产业发展措施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磨砺中日益进步,趋于成熟。
开头提到的那封感谢信中,详细描述了临港集团是如何安排公共汽车将6000名特斯拉工人及其供应商运送到工厂,并对该公司进行消毒,以便工厂尽快进入“闭环”生产的。
这些都是特斯拉选择上海的重要原因。
综合比较以上五点因素,上海最无法替代的优势,是同时具备外贸港口和长江港口,而且多年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经济辐射能力极强。这是很多城市都不具备的先天条件。
至于靠近长三角市场,以及产业链配套齐全,长三角的其他城市也完全不落下风。
而土地供应和价格,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放眼全国,也不乏比上海更优惠、更贴心的。
所以,特斯拉第一工厂落户上海,是以上五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从最首要的区位上看,第二工厂即使不落在上海,也会选择长三角或者大湾区的某座外贸港口城市。
这样一来,很多对特斯拉抛出橄榄枝的内陆城市,恐怕只能铩羽而归了。
“举全市之物力,结与企之欢心”却尽付东流,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那些费尽周折仍然无法打动特斯拉的城市,就只能躺平认命吗?
并非如此。
如今的招商工作就像做“侦探”,要摸清自己有什么家底,也要“侦破”对方想要什么。
特斯拉这种国际巨头,既要兼顾国内、国际市场,又要金融方面的扶持,还得满足欧美高管的生活文化需要,符合要求的城市屈指可数。
然而受益于国际巨头们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在崛起,甚至开始追平、赶超特斯拉的优势。
中国的汽车工业几十年来风雨飘摇,如今终于有机会借助新能源汽车的赛道迎来逆袭,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
这些国内企业当前的目标是国内市场,对外贸港口并无要求,很多城市都有机会招引。比如谷川联行近期获取到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选址信息,意向地区就是安徽、湖北、湖南。
帮这些企业找到适合发展的土壤,生根发芽,需要招商人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正如当年合肥对蔚来汽车的对赌招商。
此外,由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推动,中西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光照、风力条件,获得了超越东部地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
今年3月正式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背后也蕴含着数不清的产业招商机会。
曾经落后一步的中西部地区,如何卡位“国家战略”成功逆袭,就看各位招商“侦探”的了。